唐太宗谓臣日翻译

翻译:

贞观元年,太宗对侍臣说:“自古帝王凡是有兴土木的大事,必须以物资人力来衡量利弊。当初大禹凿九山,通九江,用的人力极为多数,而没有抱怨的人,顺应了力量,众人能享受建设成果。秦始皇营建宫室,但人民非常反对,因为(始皇)是为了满足其私欲,不和人民一起享受。朕现在想造一座宫殿,材木工具已经准备就绪,但想想秦始皇的事,所以打算放弃。古人曾说:‘不做没有益处的事,只挑有益的做。’‘不显耀可以引起贪欲的财货,免得搞乱人民清净的心思。’所以可知显耀财货,他的心一定被污浊了。就像雕镂器物,珠玉服玩,如果只知道享受它们, 那么灭亡的时候就能数着日子到来了。自王公及之下,第宅、车服、婚嫁、丧葬,若装饰过于豪华,便一切都停止供应并查处。”所以二十年来,风俗简朴,衣服没有锦绣,财产富饶,没有饥饿的坏情况。

贞观二年,公卿上奏说:“依《礼》中所讲的,六月夏日,可以居住在凉台,但是现在夏天暑气没有退却,秋天凉气刚刚开始,皇宫中非常潮湿,所以请求修建一座暖阁让您居住。”太宗说:“朕有哮喘病,难道就不怕潮湿?但如果修建的话,会浪费许多人力物力。以前汉文想修建露台,因为惜怜十户百姓家产(而放弃这个想法),朕功德不及汉文帝,而比他还要奢侈浪费,难道是为人父母的道理吗?”所以再三上书,(太宗)就是不允许。

贞观四年,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说:“用华丽地装饰宫殿,游览、观赏池台,是帝王想作的事情,(也是)百姓不希望(帝王)做的事情。帝王想要做这些的原因是要享乐,百姓不希望的原因是(那样会造成他们)劳弊。孔子说:‘有一句话,可以终身施行的话,那就是“恕”!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’劳弊的事情,实在不可以强加在百姓身上。我尊为帝王,富有四海,每件事都可以自己决定,如果能自我约束,如果百姓不想做,就能够顺应他们的情况。”魏征说:“陛下本来已经爱民,每每约束自己来顺应百姓。臣听说:‘为别人着想的人能康健,以自私夺利为思想的人不能长存。’隋炀帝思想贪得无厌,只喜欢奢侈,主管官员一旦有大工程,稍不如意,就以严刑待之。上级喜欢的,下级就千方百计奉承,长此恶性循环,直到灭亡的一天,不是书中记载,陛下也亲眼目睹过。因为他(炀帝)暴虐,所以顺应天命让陛下取代。陛下如果能吸取教训,现在就不仅仅是这样了。如果不知足,就比这还要严重得多。”太宗说:“爱卿所说的很好!不是你,朕怎么能听到这番忠言?”

“贞观二年,太宗谓侍臣曰”的意思是:贞观二年,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。“贞观二年,太宗谓侍臣曰”一句出自《贞观政要》,《贞观政要》主要讲述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,与魏征、房玄龄、杜如晦等大臣对于国家政要的讨论,以及各大臣之间的争议、劝谏、奏议等。

《贞观政要》全书10卷40篇,8万余言,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。这本著作虽记载史实,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,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,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,将君臣问答、奏疏、方略等材料,按照为君之道、任贤纳谏、君臣鉴戒、教戒太子、道德伦理、正身修德、崇尚儒术、固本宽刑、征伐安边、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,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,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。

《贞观政要》经典语录

 1、但思正人匡谏,欲令耳目外通,下无怨滞。

 2、陛下为人父母,抚爱百姓,当忧其所忧,乐其所乐。

 3、天下既安,则恣情肆欲,甘乐谄谀,恶闻正谏。

4、朕岂独有非于往时,而皆是于兹日?故亦庶僚苟顺,难触龙鳞者欤!

 5、虚己外求,披迷内省。言而不用,朕所甘心,用而不言,谁之责也?

 6、其能开至公之道,申天下之用,内尽心膂,外竭股肱,和若盐梅,固同金石者,非惟高位厚秩,在于礼之而已。

(6)

猜你喜欢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冰阳的头像
    冰阳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我是比乐号的签约作者“冰阳”

  • 冰阳
    冰阳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本文概览:翻译:贞观元年,太宗对侍臣说:“自古帝王凡是有兴土木的大事,必须以物资人力来衡量利弊。当初大禹凿九山,通九江,用的人力极为多数,而没有抱怨的人,顺应了力量,众人能享受建设成果。...

  • 冰阳
    用户102806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文章不错《唐太宗谓臣日翻译》内容很有帮助

联系我们:

邮件:比乐号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